长林世纪
林姓始祖坚公长林得姓,封爵博陵,子孙繁衍,派播九州。由于年代久远,兵火战乱,人群迁移,谱牒散失,造成如此多版本前人谱序中亦记载:我林氏自“战国以来,遇始皇焚书坑儒,谱牒散落;后汉之末遭董卓迁都长安,坟籍失去。卓言林氏门宗强于河北,汉主受卓谮,收林氏宗族七百四十四人,同时流窜,昭穆失序。晋氏失驭,五马浮江,衣冠避于南地,因以枝分叶散,前后纪牒多所阙漏”
,这情况属正常的。
历史上各地多次对族谱复修,存在差异在所难免。其中从坚公起至居下邳的颖公及其子禄公(入闽始祖)的长林世系,各地族谱缺漏很多,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说法,归纳起来,大概主要以下几种:
四十三代说、四十七代说、五十六代说、六十三代说、八十二代说及一百余代说。
本村民国旧谱从八十二代说,但世世为官,在代代承传的世系里是不存在的,有罗列当时的林氏名人之谦疑,肯定不是直系,而且记载诸祖出仕之年有凿凿者,恐亦系后世妄加,读者自知可耳。故本谱在无法一一考证的情况下,结合国内公认最完善谱系孔子及张天师传人平均一代约二十五~三十年的资料,且录用《长林丰采》六十四世的代数排列如下:
林氏太始祖 比干公,乃黄帝之卅三世裔孙,太乙之子,帝乙之弟,纣王诸父。封于比,故曰比干。有贤德,官少师,唐太宗追赠太师,谥曰:忠烈公。元顺帝赠谥曰:仁显忠烈公。是时,纣淫虐无道,国势危殆,公累谏不听,乃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谏而从且死,忠之至也。乃奉面进谏不去者三日。纣问:何以自恃?公答曰: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遂杀公,剖其心、焚其面。诏曰:宗少师妖言惑众,故诛之。时公次妃皆受难,正妃陈氏(陈受姓前为有妫氏)夫人甫孕三月,携婢四人避难于牧野长林石室,生子曰泉。越三年,武王伐纣,褒封比干公墓,征其嗣,赐姓林,名坚,拜为大夫。公寿六十三。墓在河南汲县卫辉府城西北十五里。正妃陈氏夫人,子一曰:坚。
受姓始祖 坚公 原名泉,字长思,比干公子。周武王伐纣后,旌表忠烈,封比干墓,征其后嗣,因泉生于长林石室,故赐姓林氏,赐名曰坚。武王念商汤之后,先王之胄,且能避纣之乱而不绝其世,其智足以任政,遂拜为大夫,食采清河,命为三监,后移封博陵公(今河北县)食采三千户,夫人姜氏,生二子;长曰载,次曰磋。
坚公为受姓始祖,诞于河南省淇水,地处于古黄河之西,世称西河,故林氏郡望为“西河”,祠称“西河堂”。
二世伯祖载公 字符超,袭封于博陵,领二百四十国,为冀州牧。
二世祖 磋公 字孟居,周成王时,封为司马大夫。
四世祖 虎公 字雄德,博陵人,失封邑,成王命为卿士。祖妣陈氏,生子:光。 五世祖 光公 字景珲,博陵人,康王时为大夫。祖妣高氏,生子三:相、杞、槐
五世祖 相公 字世标,周昭王命为大夫,妣刘氏。
六世祖 倾公
七世祖 玄公 字文通,穆王时为卿士,妣温氏。
八世祖 凤公 字智羽,恭王时为夏官,妣黄氏。
九世祖 檀公
十世祖 翊公字义则,厉王时为夏官。妣丘氏。
十一世祖 开公
十二世祖 苌公 字茂端,幽王时为夏官,妣周氏。
十三世祖 材公 字显士,平王时为司马右将军,统领六师,随王东迁,为东周。妣赵氏。
十四世祖壬公 周桓王时人。
十五世祖贞公 字雅安,嫠王时为卿士,妣王氏。
十六世祖回公 字彦若,惠王时人。晋灭虢,公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走,时称贤人,事见《庄子》。妣郑氏。
十七世祖萃公 周惠王时人。
十八世祖复公 东周襄王时人。
十九世祖保公 字贵材,顷王时为左将军,妣锤氏。
二十世祖宏公 字宾远,定王时为内史。
二十一世祖标公 字公誉,简王时为前将军。妣莘氏。
二十二世祖圣公
二十三世祖放公 字子丘,为孔子弟子。《论语卷二 八佾第三》 记云: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周敬五时为大夫,唐玄宗赐号西河伯,宋高宗加封为长山侯,理学大家朱熹曾题族谱为《长山世谱》,从祀孔子庙。嘉靖九年(1530),改祀于乡,清雍正二年(1724)复陪祀孔子庙。
二十四世祖通公 字遐邦,周敬王时为县正。
二十五世祖不狃公 字文习。周敬王时为鲁卿士。齐伐鲁败鲁师,公从容退却,君子评说:鲁国非无壮士,乃主帅季孙不能指挥也。鲁哀公十一年,稷曲一役,公坚守不退,竭力奋战至死,死后谥为忠。妣张氏、何氏。
二十六世祖抚公 字安育,元王时为表州牧,妣李氏。
二十七世祖修公
二十八世祖欣公 字子悦,威烈王时为县正。
二十九世祖鸾公 字士翔,安王时为左将军,妣载氏。
三十世祖仕元公 字弘道,显王时为司空,妣萧氏。
三十一世祖伯公 仕元公之子,字万里,显王时为司马。
三十二世祖弟宣公 字子亮,慎靓王时为冀州牧,妣阮氏。
三十三世祖微公 字士隐,赧王时为大夫,妣吴氏。
三十四世祖芳公 字初茂,一作茂度,秦昭襄王时为军屯仆射,妣徐氏。
三十四世叔祖皋公 显王时为赵相,妣黄氏。生九子均显贵,国中人称赞曰:“九德之父,十德之门”。赵王闻而嫉妒,出令曰:将出巡各地凡是有树木皋繁的地方,全部砍伐。皋公闻说,知赵王将杀其父子,便率领九子人白云山避难。赵王听说便叹息道:“贤哉林皋父子也”。今林姓祖祠门联:“九龙世第,十德家声”即由此而来。
三十五世祖伯葛公 字子华,孝文王时博士,妣周氏。
三十六世祖尹公 字子牧,庄襄公时为太傅,妣王氏、俞氏。
三十七世祖玮公 字子玉,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21)为左将军给事。黄门散骑常侍。妣陈氏、阮氏。
三十八世祖韶公 字景通,秦始皇二十二年为右将军,转郁林郡守。妣刘氏、朱氏。
三十九世祖纂公 字雉龙,汉惠帝元(前194)授中山郡守。妣薛氏。
四十世祖鞠公 字养育,任郎中。
四十一世祖别公 字符甄,文帝元年授御史大夫,妣黄氏。
四十二世祖告公 字安仁,汉文帝十三年(前166)授广陵郡守,封高亭侯,食邑三百户,妣周氏。
四十三世祖述公 字德遂,济南人,景帝元年(前156)授少府。祖妣王氏,生子良。
四十四世祖良公 字绍先,济南人,武帝建元六年(前140)为少府中郎将。祖妣姜氏,生子:功。
四十五世祖功公 一作公,字符昌,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授御中丞。
四十六世祖车公 字重任,昭帝时授司棣校尉。汉宣帝地节元年(前69)加镇国将军。后辞官隐居于会稽山,注《尚书》,妣吴氏。
四十七世祖凭公 字纯义,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为征西将军,并州刺史,妣曾氏、曾氏。
四十八世祖高公 字尚勤,汉元帝时任征远将军,江州刺史,妣钟氏。
四十九世祖苗公 字玄苋,汉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32)授平原太守,妣徐氏。
五十世祖 就公 字符希,东汉殇帝延平元年(106)授谏议大夫,义升迁为司马,妣何氏。
五十一世祖封公 字烈士,就公之子。汉桓帝永康元年(167),授谏议大夫,调任秦州刺史。妣黄氏、陈氏、宋氏。
五十二世祖农公 字贤野,东汉献帝初平二年(191)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妣袁氏。
五十三世祖祗公 字灵智,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使持节大将军,中书令,左仆射,妣易氏。
五十四世祖胡公 字文渊,魏文帝时(227-249),任东莱、陈留两郡太守,妣冯氏。
五十五世祖谭公 字文惠,魏明帝时为东宫舍人,迁尚书郎。
五十六世祖豫公 字敬悦,明帝景初三年(239)授河东、河南两郡太守,妣王氏、丘氏、何氏。
五十七世祖道固公 字仲达,齐王曹芳正始元年(240),任谏议大夫兼吏部尚书,妣唐氏。
五十八世祖冠公 字仕文,陈留王曹奂景元年(260),使持节为秦州刺史,妣刘氏。
五十九世祖玉公 字真宝。晋武帝泰始二年(266)为侍中,司棣校尉。
六十世祖逢勋公 字公勋。武帝泰始七年(271)授博陵太守。
六十一世祖显公 字仲宗,逢勋公之子,武帝太康时(280-289)为安定、博陵、山阳三郡太守。
六十二世祖礼公 字符副,显公次子,晋怀帝永嘉元年(307)授中郎、主簿、太子太傅。
六十三世祖颖公 字符从,居下邳梓乡。愍帝建兴二年(314)任徐州别驾,又调任黄门侍郎。随元帝渡江,寓江左,夫人邴氏,生二子:懋、禄。
六十四世祖禄公 闽林始祖,下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