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福杰
新会有一大林氏聚落——石咀、南联、下沙,古称“沙冈”,属新会潮阳都,其先祖林森于宋代由福建莆田迁始。但具体什么时候迁入?林森公是北宋人还是南宋人?目前存有多种说法,竟成历史谜团。
1.明清修族谱时,由于相距年代久远而无法准确记录,便据传说写成:“仕宋承事郎,自闽入粤,居新会之沙冈。”又记:“仕宋承事郎,大理寺评事之职也。宦游放粤,爱吾邑山水奇秀,奠居于潮阳之沙冈村。”(旧族谱,明《保成录》)“宋徽宗年间,吾祖森公宦游新会,览山水之奇秀而居焉。”(旧族谱接云《沙冈形势志》)
2.清乾隆三年戊午(1738年)林森十七世孙林殿元撰光禄太祖祠(即今林氏家庙前身)重修碑记,说森公“于宋徽宗年间升授承事郎”。
3.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年)林氏家庙重修完工后,林肇基堂立《重建光禄太祖祠序》:“我太祖森公,当宋南渡时,由闽入粤,卜居新会沙冈乡”。
4.香港石咀同乡会会长、曾任民国石咀乡长林渡寰等1981年在香港编印《新会石咀乡志略》说“时在南宋末,森公由闽入粤”,出笼“南宋末”之说。而林渡寰同年撰写的《族谱》手稿(影印本)又说“我石咀始祖森公在南宋中叶以承事郎职到新会,寄居石咀”,又多了“南宋中叶”之说。
从上述1-3即明清遗存文字来看,所记载时间基本上是一致的。宋徽宗当皇帝时间25年(1101-1125年),他频频更改元号,先后为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他的下一任皇帝“靖康”元号只有一年(1126年)就“南渡”到南宋了。因此,林森生于北宋,生活主要是在南宋。
从旧族谱“仕宋承事郎,即大理评事”、“仕宋承事郎,大理寺评事之职也”的记载来看,据宋史,森公任职的“承事郎”,是文散官名,为文官第二十三阶,正八品,是其时不久之前的宋神宗元丰(1078-1085年)时新创的官名,改制用以代“大理评事”的,因此符合时间范围。如果是到“南宋末”或“南宋中叶”才任此职的话,就不必做此解释了。林森是跨越于北宋与南宋之间的人,但大约生于哪个年代?何时始迁石咀(沙冈)?这不可不作研究推探。
如按旧族谱之说,森公在宋徽宗年间始迁。但是,就算他当时年纪轻轻就平步仕途,于宋徽宗末年20岁就宦游新会的话,那么,出生年份最迟也在1105年之前。而森公葬于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丁卯年)是有明确记载的,这样,他岂不是有100多岁阳寿吗?似不合情理。
另外,林森及其子、孙、曾孙的生卒时间没有记载,但族谱记第五代的济公,生于南宋理宗淳佑十年(1250年)庚戌九月二十二日,终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甲子六月初三日,即生终在1250-1324年。假设其兄卫孙比他大5岁,按目前民俗研究通行30年一代的推算:
五世 卫孙 1245 济 1250-1324
四世 附凤 1215
三世 宽 1185
二世 植 1155
一世 森 1125
可推算出森公约生于1125年,即宋徽宗末年,是森公出生于而非授官于北宋末的“宋徽宗年间”。旧族谱记载森公葬于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如果当年辞世当年安葬,那么,享寿82岁,还在情理许可的范围之内,因为人死至安葬不可能拖延很长的时间。
公元1127年,中国北方的金国举兵南下,灭开封的北宋,俘徽、钦二帝,钦宗之弟赵构南迁国都于临安,史称“南渡”,自此至后一段期间,北方中原官员及民众陆续南逃。林森家居长江以南的福建莆田,他是无需“南渡”的。清光绪《重建光禄太祖祠序》记“我太祖森公,当宋南渡时,由闽入粤,卜居新会沙冈乡”,应理解为在“南渡”那个时期,并不具体指1127年。
个人记为,1981年香港编印的《新会石咀乡志略》“南宋末”之说,所出无据。林渡寰1981年撰写的《族谱》手稿“南宋中叶”之说,可能是重新推算出来的,亦不合据。此二说与林森葬于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 也有矛盾。
现试用明清遗存记载,补入若干字,串成一段话,基本上可勾勒出林森生活及始迁年代:“吾祖森公”,生于北宋末“宋徽宗年间”,“仕宋承事郎,即大理评事”,“宦游新会,览山水之奇秀而居焉”,“当宋南渡时[期],由闽入粤,卜居新会沙冈乡”。但事实如何?还有待今后新发现资料校正。
2013年2月16日 |